我院孙桂菊教授团队发现亚麻籽可显著减少肝脏脂肪

发布者:崔梦晶发布时间:2025-04-28浏览次数:10

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AFLD),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类型,然而,目前还没有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。因此,筛选广谱有效的食物加以干预,对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

2月17日,公共卫生学院孙桂菊教授团队在Food & Function发表了题为“Flaxseed powder supplementation in non-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”的临床研究论文。该研究通过临床研究证实,每天服用30克纯亚麻籽粉3个月,可显著减少肝脏脂肪,改善脂肪肝,调节肠道菌群。

在这项研究中,孙桂菊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为期12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,共纳入50名NAFLD患者,按1:1随机分为亚麻籽组、对照组,亚麻籽组每天在午餐或晚餐前口服30克亚麻籽粉,对两组参与者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,分析了亚麻籽对肝脏脂肪、肝功能和糖脂代谢的影响,并分析了肠道菌群的变化。结果发现,12周干预后,与基线相比,亚麻籽组参与者的肝脏脂肪含量平均减少了5.28%,而对照组仅减少1.23%。在中度脂肪肝患者中,亚麻籽的益处更为显著,肝脏脂肪含量平均减少了8.87%。对身体成分分析发现,与基线相比,12周干预后,亚麻籽组参与者的体重、BMI、体脂率、内脏脂肪面积均显著下降,体重平均减轻2.4 kg,体脂率平均减少6.4%,内脏脂肪面积减少28.9平方厘米。此外,与对照组相比,亚麻籽组的肝功能显著改善,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T)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、甘油三酯(TG)水平显著降低,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和载脂蛋白A1水平显著增加。最后,孙桂菊教授团队还分析了肠道菌群变化,亚麻籽干预显著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组成,增加了有益菌的丰度,减少了有害菌的丰度,包括增加拟杆菌门、放线菌门丰度,降低了厚壁菌门丰度。相关性分析发现,肠道菌群的变化与糖脂代谢、肝功能指标显著关,表明完整亚麻籽中的多种成分可能共同作用,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和代谢途径,对脂肪肝产生积极影响。尽管如此,孙桂菊教授团队强调,本研究中仅使用了一种剂量的亚麻籽粉,且干预时间较短,未来需要更多、更大样本的研究,来确定亚麻籽粉的最适摄入量,以及对NAFLD患者的长期效果。

综上所述,孙桂菊教授团队开展的这项临床试验表明,3个月的亚麻籽干预,可显著降低NAFLD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,并改善身体成分、肝功能和血脂代谢,同时增加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丰度,减少有害菌的丰度。研究为饮食干预治疗脂肪肝提供了新的依据,强调了饮食干预在预防和治疗NAFLD中的重要潜力。